在服用汤药时,有的人不管服用什么汤药,均习惯加糖(冰糖、白糖、红糖、蜜糖),或以糖水送服,以冲淡或消除苦味,殊不知这种做法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实属不妥。一是因为各种糖均属常用中药,均味甘而具有补虚作用,若所治病证为邪实之证,,那就不但不利于驱邪,反而会加重病情。二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能与糖,特别是与含铁、钙等无机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不但能影响药效,甚至会危害健康。三是因为糖可抑制某些退热药的疗效,干扰药液中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四是因为糖还能降解某些药物,如马钱子的有效成分,使汤液的疗效降低。五是因为某些健胃的中药,其之所以能健胃,就是利用其苦味或其他异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加入糖后势必会消除这一作用。由此可知,服用中药时不能滥加糖。若要加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加用。
有的病人喜欢把煎好的汤药放置于常温下,留到第二天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中药含有淀粉、维生素、蛋白质、挥发油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成分,在煎煮时会大部分留在药汁里,如果存放过久,不但会降低药效,而且会因空气的温度、湿度、置放的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汁发馊、变质。服用后对病情无益,甚至还会有损健康。如果服用这种发馊、变质的汤药,不但对所治疾病无益,而且还可能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湿度大的夏天,更要将中药当天煎当天喝完。如果实在喝不完,一定要将其倒入带盖的玻璃杯,或瓷杯等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内,存放在冰箱中,等第二天再取出并稍稍加温后服用。
如果您服用的汤药是真空包装,并存放在冰箱中,则另当别论。目前,很多药店与医院药剂室都开展了代煎业务,并采用了真空袋装技术,这样比较方便患者服用。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些代煎汤药点,通常是一次给患者煎出三至七天的药量,这就要求服用者在取回煎好的袋装汤药后,切不可将其长时间地置放于常温环境中,应立即将其存放于冰箱中,以免药液发馊、变质。
治疗各种慢性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偏颇体质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后人群、老年病及儿童体弱多病等进行中医调理、养生保健指导有独到之处。
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咳嗽病、消渴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病等疾病,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准确有效,对内科危、急、重症诊断治疗较有心得。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精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