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中医养生

《狂飙》高启强“同款”干眼症,中医几招缓解症状

2023-02-23 14:04 发布人:李金兰 浏览:

最近,扫黑除恶题材剧《狂飙》热播,剧中人物高启强患有干眼症,很多人也是从这里第一次知道这个疾病,但它其实非常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干眼轻者称为“白涩症”,重者称为“神水将枯”。

干眼以眼干燥感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眼红、眼痒、眼烧灼感、疲劳感、异物感、刺痛感、怕光、视力波动等表现,病久则可造成明显的视物模糊。

导致干眼的原因

干眼的主要原因就是泪液分泌减少使眼球表面不能保持湿润。人们平常通过眨眼的方式,可以在角膜上刷一层薄薄的泪膜,使眼睛得以湿润。如果眨眼频次减少,涂到眼球表面的泪液太少,角膜就会不光滑,时间一久就容易造成角膜上皮缺损,出现明显的异物感。

从中医理论来讲,造成干眼的原因如按照年龄区分,可分为两类。

年长者出现干眼多为肝肾阴亏、精血不足所致。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老体虚,自然出现肝肾阴亏、精血不足,以致不能养护眼睛。从西医角度看,随着年纪增大,内分泌逐渐紊乱、新陈代谢减缓、泪腺开始萎缩,泪液的分泌受到了影响,所以容易出现干眼。

年轻者出现干眼多为熬夜伤阴、久视伤血所致。通俗讲就是眼睛长时间看东西容易造成伤神、伤血、伤阴、耗气,导致气血不足、阴精亏损,反映在眼睛上就是干眼。同时也可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热内蕴等其他因素所致。总之,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环境、年龄、心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干眼发生。

以往干眼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而现在干眼呈年轻化和高发趋势,甚至少年儿童也会出现这种疾病。这是因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人们常常熬夜读书、工作,用眼过度。尤其是假期间,大家熬夜玩手机、打游戏、追剧的情况十分普遍,作息饮食也不规律,若再加上冬季干燥,家庭使用空调暖气取暖等,使泪液蒸发比以往更快,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相关症状。

几招缓解干眼症状

不少人以为,干眼症状只能通过滴眼药水缓解,其实不然,分享几种生活中可用于缓解干眼的方法,简单易行,有需要不妨试试。

1.穴位按摩

按摩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瞳子髎(在头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太阳穴(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等眼周穴位,每个穴位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或学做眼保健操。

可改善眼周气血运行,起到舒筋活络、缓解眼疲劳的作用。

2.药膳食疗

日常饮食上要注意平时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榨菜、辣椒、牛肉、羊肉、狗肉、花生、瓜子等。过度用眼后,眼底黄斑容易受到损伤,故可补充胡萝卜素之类,如食用胡萝卜、蓝莓等,以缓解眼睛疲劳,预防干眼。下面三个食疗方推荐给大家——

▶杞菊决明子茶

材料及做法:菊花6g、枸杞子15-20g、决明子15g,加水煮沸后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肝泻火、养阴明目的功效。气虚便溏者不宜饮用。

▶莲子心茶

材料及做法:莲子心3g,加水煮沸后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心去火的功效。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山药枸杞粥

材料及做法:山药300g、枸杞子10g,大米、水适量,煮粥后食用。

功效:山药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

3.起居注意

一是改善用眼习惯,减少持续用眼时间。一般每用眼半小时,就应让眼睛休息一会,可以通过闭目养神、远眺等方式,以减轻眼睛疲劳。

二是多眨眼,以增进眼表湿润,一般每分钟眨眼次数不少于20次。

三是改善周围环境,少用空调,可以在工作环境中添加一个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

四是可以用热毛巾、蒸汽眼罩等敷眼熏眼,既可以增加湿度,也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预防干眼大有好处。

很多人的干眼症状属于轻度或中度,千万要注意防止进一步加重。长期的眼表干燥往往会造成角膜上皮缺损,最终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患者一旦出现干眼,要及早前往医院就诊。

健康知识

推荐专家

姜伦明
科室:口腔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口腔颌面外科各类门诊手术,对各类型缺失牙修复,粘膜病,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难治性根尖周炎等。

周玲玲
科室:急诊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主治:小儿感冒 小儿咳嗽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厌食 小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郑进
科室:医堂第四诊室
职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

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儿科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

李芬萍
科室: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针灸治疗中风、面瘫、失眠、颈肩腰腿痛、妇科病,对针灸美容减肥有一定临床经验和研究。

匡体梅
科室:妇产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及妇产科常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下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卵巣肿瘤及子宫切除术等。

江文全
科室:外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普外科的各类手术和腹腔镜技术,对泌尿、肝胆、普外科及各类结石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从新
科室:碎石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罗杰
科室:外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在普外及骨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冲芳
科室:急诊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具备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建国
科室:外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普外、微创胆道外科。

黄绪兵
科室:内二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对内科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诊治较有心得。

杨勇
科室: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红斑狼疮、胃脘痛、慢性荨麻疹、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中风等疾病。

李毓银
科室:骨伤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常见病及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创伤修复及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术、脊柱钉棒固定术与手术治疗脑出血、颅脑外伤。

苏明华
科室:骨伤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及骨病。

尹春方
科室:治未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肛门湿疹、便秘、肠炎等肛肠科常见及疑难疾病。

吉祥
科室:肛肠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肛门湿疹、便秘、肠炎等肛肠科常见及疑难疾病。

陈立宽
科室:外二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在泌尿外科结石、前列腺、肿瘤、畸形及男性科诊治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蒋进成
科室:外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普外、微创胆道外科。

常慧琼
科室:针灸推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用头针、耳针、腹针治疗脑卒中、截瘫、脑瘫、面瘫、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疾病以及针灸美容,对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周再华
科室:针灸推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血液系统,泌尿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及内科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

李东菊
科室:妇产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妇科微创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妇科产科各种经腹手术。

庄文琪
科室:内二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咳嗽病、消渴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病等疾病,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准确有效,对内科危、急、重症诊断治疗较有心得。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精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陈琰东
科室:针灸推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对治疗脊柱病、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以及内婦儿科疑难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尹可建
科室:肛肠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治疗痔病,尤其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嵌顿痔等重度痔疮;高位、低位、复杂性肛痔;马蹄形、高位、复发及难治性肛周脓肿;不同程度肛裂;熟练开展RPH(自动痔疮套扎器套扎术);手术治疗直肠息肉、肛乳头瘤;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及肛周湿疹;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炎;习惯性和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治疗;及肛门失败手术或手术后遗症的补救治疗。

王恩斌
科室:骨伤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脊柱内固定、关节镜微创技术及骨伤科各类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张云峰
科室:骨一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腰椎疾病、四肢骨折、骨病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陈建平
科室:国医堂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不孕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保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白带异常、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等。

瞿忠灿
科室:国医堂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疾病诊治,尤其在肿瘤、癫痫、甲亢、中风、呃逆、慢性胃病、骨折损伤、风湿、骨质增生、颈腰椎病、乳腺增生、附件囊肿、小儿咳喘、腹泻等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王云川
科室:国医堂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外感和内伤杂病、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调经助孕保胎,妇科慢性炎症;失眠,眩晕,头痛,焦虑症;慢性咳嗽;胃炎,结肠炎;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番迎曙
科室:内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变(包括各期脑梗死、脑出血、痴呆等)及癫痫、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头痛、感觉运动障碍等多种神经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