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和员工的生命安全,2月21日,保山市中医医院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
演练开始前,医院应急队伍全体成员参加了由骨伤科申云杰主讲的《批量伤员分级救治》专题培训。培训系统梳理了地震后批量伤员的快速分诊、优先救治及资源调配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应急队伍的救治逻辑与协作意识。参训人员全程专注,为后续演练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培训结束后,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地震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整个演练模拟了6.0级以上地震发生时的真实场景,演练内容涵盖地震预警响应、紧急避险疏散、医疗救援救治、应急队伍集结及后勤保障五大环节。随后,全体参演人员迅速进入紧急状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响应流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在紧急避险阶段,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指导患者和家属躲在桌子下、墙角等安全位置,用枕头、棉被等物品护住头部。主震稍停,疏散环节随即展开。医护人员按照预定路线,引导大家低姿前行,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医院外的空旷地带。对于行动不便的危重病人,医护人员用担架小心翼翼地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区域。
到达安全区域后,临时医疗救治点迅速搭建完成。医疗救治小组争分夺秒地对模拟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每一个操作都熟练而精准。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信息通报及时准确,后勤保障充足到位,安全保卫井然有序。
演练结束后,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必超进行现场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演练的规范性和各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强调要进一步系统优化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梳理现有地震应急预案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提升突发灾情下的协同处置效率,构建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全力保障患者、家属、职工生命安全。
此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的成功开展,进一步增强了保山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医院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为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保山市中医医院将继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外感和内伤杂病、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调经助孕保胎,妇科慢性炎症;失眠,眩晕,头痛,焦虑症;慢性咳嗽;胃炎,结肠炎;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不孕症: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保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白带异常、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等;产后中医调理乳汁少、恶露不净形体恢复及月子澡等;内分泌失调所致青春痘、黄褐斑;乳腺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孕前及孕期保健、优生优育、产检、胎心监护;更年期综合征防治;宫颈癌防治:如TCT、HPV筛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炎利普刀手术;无痛人流等。
骨关节疾病,运动损伤,四肢骨折的诊治,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HTO、UKA术,关节镜治疗肩肘髋膝关节踝关节疾患手术、脊柱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PFNA、弹性髓内针治疗小儿骨折、四肢骨折内外固定等手术。
运用针灸推拿治疗脑病、神经系统疾病、疼痛性疾病、面瘫、颈肩腰腿痛、失眠、身心疾病、耳鸣、美容减肥、妇科病调理及小儿推拿等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疑难杂病诊疗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
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意外、眩晕、各种头痛、周围神经病变、帕金森等神经内科疾病,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
应用疏肝调脾法及扶阳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血管炎、桥本甲状腺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衰、中风、脾胃病、感冒、咳嗽、荨麻疹、糖尿病、各类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康养、阳虚体质人群的调养。
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心肺脑复苏、休克、急性中毒、重症胰腺炎、脓毒症、多脏器功能支持、急性呼吸衰竭、高级生命支持及各种危急重症的处理,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操作、穿刺技术,熟练使用急诊急救设备,将支气管镜、CRRT、及重症超声应用于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